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展现青年一代爱国爱岗、热情担当、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9月27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我和我的祖国”系列首场记者见面会,邀请3位青年代表讲述他们以高水平科技创新,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贡献青春力量的鲜活故事。
“2011年大学毕业后,我来到青岛港,有幸加入‘振超团队’,参与到集装箱岸桥的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团队先后9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在港航界树立了‘振超效率’的金字招牌,也让我深深感受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人民工匠’精神。”山东省青联委员,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团委书记、青年科技团队负责人张常江说。
2016年,张常江成为“连钢创新团队”骨干成员,参与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水平运输系统的创新优化和运维管理工作,团队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仅用3年半时间就设计并建成了全球领先、亚洲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张常江重点参与全球首创的自动导引车循环充电技术及系统也实现了成功应用。
在推动山东港口青岛港在现代海洋经济领域建成世界领先的全自动化码头的过程中,张常江所在的团队也曾遇到挑战。
“码头建设之初,我们的团队到国外考察,遇到的却是无处不在的碰壁,自动化码头核心技术长期被西方国家垄断,可以说,我们没有任何发言权。”张常江说,当时,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路——买,而卖方却开出了天价。这一方案他们选择了否定,不仅成本太高、周期太长,最关键的是,核心技术若不掌握,未来想要实现效率提升、技术升级仍会受制于人。最后团队的主心骨张连钢拍了板:“我们要靠自己的力量,建成自己的自动化码头! ”
在码头现场的临时办公点,张常江所在的团队“5+2”“白+黑”,在推动自动导引车循环充电系统测试时,他们遇到了未曾想到的难题,车上的全自动取电装置与地面滑触线偶然会出现无法精准对接的情况,这就造成了一个巨大隐患,一旦车辆自动行驶充电装置对接失败,设备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受损,直接威胁着整个码头的安全运行和调试进度。
张常江:“基于我干了五年的桥吊管理工作,在机械、电气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经验,领导决定把这个难题交给我解决,我瞬间感觉责任重大,压力也很大。但项目工期十分紧张,容不得有半点拖延,在这个节骨眼上,再难也要顶住。”
张常江毫不犹豫地驻扎到了现场,他打破惯性思维,仅用三天时间,在原设计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优化设计,提出了10多条整改方案,成功消灭了这个难题,后期团队又进行了近百轮优化改进,自动导引车循环充电系统实现了安全可靠运行。基于这套系统,自动导引车重量较国际上早期同类设备轻了10吨以上,电池寿命也大大延长,预计可以达到12年以上,车辆边作业边充电,实现了24小时连续作业无限续航,不建设换电站也节省资金超过1亿元,有效降低了码头前期建设投资,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
经过3000多次技术研讨会和多达几十万字的论证报告,张常江所在的团队自主完成自动化码头总平面布局规划及各项详细设计,实现了五项突破和十项首创技术,用三年半的时间,走完了国外常规8-10年的路,把国外专家认定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2017年5月11日,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正式投产运营,他们创出了全球自动化码头开港的最高效率,之后效率一路攀升,为世界自动化码头创新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可商业化运营的“中国方案”。
伴随码头建设,张常江也不断成长,受理授权国家专利13项,创新成果荣获中国航海学会等科技进步奖,荣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在经略海洋领域积极探索实践,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行业竞争力持续提升,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量分别跃居世界第四和第五。作为青岛港大家庭的一员,青岛港的高质量发展让我备受鼓舞,也让我更意识到作为一名海港职工身上的重任。今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5周年,我将把个人的发展与强国复兴结合起来,提升本领,勇挑重担,为海洋强国贡献更多青春智慧和力量。”张常江说。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记者 范佳)